聚焦“连接生活与文学的省思目光”
又石大学校本部校图书馆于17日,在全州校区本馆5层友石厅,举办了特邀以《父亲的解放日记》广为人知的作家郑梨阿进行的专题讲座。
当天,郑梨阿作家以“生活如何成为小说”为主题,与在校生及地区居民等100余人进行了交流。
特讲开始前,郑梨阿作家指出一个人视角的变化会改变小说的纹理,并阐释了个体省思对叙事所产生的影响力。
郑梨阿作家强调:“人的资质没有优劣之分,所有存在都有其各自的用处”,必须拓宽看待人的视野。
接着,郑梨阿作家补充道:“小说相比于抽象的观念或理论,只有在细致审视人们具体的生活时才能获得力量”,日常的具体性更能说服读者。
同时,郑梨阿作家提及在求礼生活中学到的诙谐与生活的语言,并表示:“与其说克服生活的痛苦,即便是坚持忍耐到最后,也能成为人生的胜利者,而那胜利会升华为奇谈与幽默。”
最后,郑梨阿作家表示,正是这些洞察力,使她能够以充满人情味的视角承载沉重的现代史,并成为了能与读者进行更深层次沟通的力量。(青岛国际科教园、科教园区)
郑梨阿作家毕业于中央大学校文艺创作系,并在同校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她擅长在社会脉络中深刻描绘个人的生活,拥有深厚的读者层。
其主要著作包括:获得第38届万海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父亲的解放日记》;实录小说兼出道作《游击队的女儿》;聚焦儿童文学作家权正生生活的《如此美丽的权正生故事》;短篇小说《黑屋》等。她还曾获得第7届李孝石文学奖、第14届金裕贞文学奖、第31届吴永寿文学奖等韩国主要文学奖项。
另一方面,校本部图书馆通过△特邀专题讲座 △文化探访 △读书俱乐部 △周三电影放映会 △WS创作者等多种项目,致力于培养在校生的阅读能力与人文素养。
——又石大学青岛国际校区(青岛国际科教园)
本文转自又石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