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降落在浦东机场时,我手里紧紧握着又石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心中满是期待与忐忑。
两年前,我以一个普通二本毕业生的身份踏上赴韩求学之路;如今,带着又石大学的中文MBA硕士学位回国,我最真实的感受是:这份投资带来的回报,远比想象中更加立体和深刻。
01 求职优势:意料之外的“精准打击”
回国前,我曾担心“韩国留学”的背景会在英美海归中显得逊色。但现实恰恰相反。
面试现在供职的这家中韩合资车企时,我的又石大学背景成了“王牌”。面试官直言不讳:“我们更需要既懂中国文化,又了解韩国商业思维的人才。”我的硕士论文研究方向——中韩企业文化比较,恰好与公司的实际需求完美契合。(青岛国际科教园、科教园区)
又石大学独特的中文授课项目,让我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入体验韩国商业社会。这种“沉浸式”学习经历,在求职时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我投递的10份简历中,有7家给了面试机会,最终拿到了3个offer。这个结果,远超我出国前的预期。
02 经济账:高性价比的明智之选
留学前,我曾仔细比较过各国花费。选择又石大学,最初确实是出于经济考量——全年总花费仅10万元左右,远低于英美国家。
但现在回头看,这成了我最明智的决策之一。
目前我的年薪是20万元,单纯从数字看,两年的留学投入似乎需要一年才能“回本”。但真正珍贵的,是那些无法用数字衡量的回报:
· 公司因我的韩国背景,给予额外的外派补贴
· 参与对韩业务时享有的项目奖金
· 未来外派韩国总部的发展机会
这些“隐性收入”,让我的实际回报远超表面的薪资数字(青岛国际科教园、科教园区)
03 核心竞争力:超越语言的文化洞察力
很多人问我:不会韩语,在韩国留学是不是很吃亏?
我的体会恰恰相反。又石大学的中文授课环境,让我能够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吸收和商业思维的培养,而不被语言障碍所困扰。
同时,两年的在韩生活,让我对韩国企业的管理文化、商务礼仪、决策流程有了直观理解。这种“文化洞察力”,在如今中韩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成为极具价值的软实力。
在一次与韩方的商务谈判中,我适时运用了在韩国学到的商务礼仪,成功促成了合作。项目经理会后对我说:“你比那些只会韩语翻译的人,更懂如何与韩国人做生意。”
04 心态成长:从自卑到自信的蜕变
作为非名校背景的留学生,我曾经在又石大学的课堂上感到自卑。但教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同学们多元的思维碰撞,让我逐渐找回自信。
又石大学国际化程度高达25% 的学习环境,逼迫我学会在多元文化中表达自己、争取机会。这种历练,让我在回国求职时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现在的我,不再纠结于母校的排名,而是更专注于如何将所学转化为所用。这种心态的转变,或许才是留学带给我的最大财富。(青岛国际科教园、科教园区)
05 给又石大学学弟学妹的建议
首先,尽早规划职业方向。 又石大学的课程设置非常务实,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在学习期间,就要思考如何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未来的职业优势。
其次,主动积累韩国资源。 利用在韩期间,多参加行业交流,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这些资源回国后将成为独特的竞争优势。
最后,保持平和心态。 留学价值不会在求职第一天就完全显现,但它会在你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持续释放能量。(青岛国际科教园、科教园区)
深夜加班结束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手机里,又石大学的校友群依然活跃——有人分享了新的职位信息,有人咨询业务合作。
我忽然明白,留学的投资回报,从来不是简单的薪资数字可以衡量。它更体现在:当你需要的时候,总有一个跨越国界的网络在支持你;当你面对挑战时,那段独自在异国成长的经历会给你力量。
选择又石大学,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选择,但却是最适合普通学子的优质投资。在这里,我们用可承受的成本,收获了改变人生轨迹的宝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