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作为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拥有40年的悠久历史,其根源可追溯至1984年成立的“企业管理”教研室。目前,本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点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点,并于2021年荣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数智化营销与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为专业方向,构建了完善且严谨的课程体系,涵盖通识必修、通识选修、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以及综合实训等多个课程群,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数智化思维,精通商务分析,以及企业规划、经营决策、组织管理、新媒体运营等专业能力,适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课程介绍
(1)通识必修课程群:包含思政、外语、计算机、体育等系列课程;
(2)通识选修课程群:包含科学素养、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艺术修养等素质课程;
(3)学科基础课程群:包含高等数学、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商务统计与软件应用、Python程序设计、创新创业等课程;
(4)专业基础课程群:包含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大数据与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运营管理、大数据与商业分析、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课程;
(5)专业方向课程群:“数智化营销与运营”方向:包括新媒体营销与运营、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服务营销、新产品与创新管理、数字化与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包括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人员素质测评、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课程。
(6)综合实训课程群:除了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专业综合实习与应用研究训练外,还设计了与两个专业方向相配套的系列实验与实训科目,包括市场调研实践、市场营销策划、企业经营案例分析、企业经营仿真实验、创业实践模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训等。
四、专业培养特色
工商管理专业以数智化管理“思维、能力、技能”一体化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本。通过专业课程、实践平台与项目合作,学生将掌握科学管理的精髓与实践技能,并融入数智化学习体系。
(1)数智素养提升。依托学校及学院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软硬件基础及雄厚师资,围绕“数据抓取-数据分析-数据商业领域应用”的学习路径,夯实本科生数据分析实战能力。掌握前沿数字化理论,熟悉数字化管理实践。
(2)全过程导师培养模式。建立学术导师、学长导师及企业导师“三导师”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入学进入“三导师团队”,从学生适应校园生活、规划学习路径、理解行业发展、分析管理问题,内化到做人和做学术。四年全过程导师制贯穿提供成才机制保障,助力学生独立探索学术和塑造完善人格。
(3)创新思维培养。通过系统的模拟训练、实践工作坊、实践专题讲座和产业分析与企业实践等系列实践课程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依托实验室设备、数据资源、平台环境,通过训练营、讨论班、竞赛队、孵化器,“课-学-研-赛”相统一,打造“赛中学、学中做、做中研、研中悟”的商科专业创新型人才体系。
五、就业发展
本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各类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管理咨询顾问公司、政府管理部门等,毕业生多数担任数字营销经理/专员、数据分析师、社交媒体营销专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商务运营等岗位。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包括中国移动、蒙牛公司、天晟公司、福州机场、百度公司、小米公司、康师傅集团、香江集团等知名企业均有我们的优秀毕业生就业。
根据学校发布的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及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工商管理专业在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满意度、薪酬水平等各项指标在全校名列前位。最近三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0.65%、96.15%和94.12%,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3.64%。